首页

92美脚论坛

时间:2025-05-29 14:02:08 作者:静音训练、静音吃饭!这座军营为何要无声? 浏览量:18237

上海利西路的弄堂里

驻扎着一支特殊的部队

他们的营区

与居民楼融为一体

为了不打扰居民生活

武警官兵

一直执行着“无声”的军令

没有起床号,没有口令

他们的声音不能超过80分贝

武警上海总队某中队

驻扎在上海利西路的弄堂里

营区与居民楼融为一体

为了不打扰周围居民的生活

这支部队没有起床号,没有口令

取而代之的是手势指令

中队指导员李昊昊介绍:

“如果早操下队列口令

声音会比较大

会影响到休息的居民

所以我们用无声口令来代替

我们早操训练时不能踏步

踏步会发出嗒嗒的声音”

不仅如此为了日常提醒大家注意音量

营区大厅、楼梯口等地

都放置了分贝仪

标准是80分贝

人们日常对话音量约是50至60分贝

但稍用力拍手

音量就超过80分贝

而战士们在军营里的所有行为

包括说话、走路、吃饭

都不能超过80分贝

因为场地有限

部队日常训练在30平米的楼顶进行

与附近居民楼的窗户仅5米之隔

正常的突刺训练是喊杀冲天的

可这里的战士们却

只张嘴不发声

中队指导员李昊昊说:

“一些新同志

刚下到单位时不适应

感觉被束缚了手脚

但是经过‘老带新’

他们慢慢形成了习惯和自觉”

这份“无声”的坚守

也赢得了附近居民的认可

从“入沪不入户”到“军营无声”

他们把先辈的精神延续至今

武警上海总队多支部队的前身

参加过解放上海战役

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胜利后的第一个清晨

市民们打开家门

惊奇地发现马路边上

睡满了身穿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

刚下过大雨的街道湿寒漉漉

战士们怀抱枪支和衣而眠

坚决遵守“不入民宅”的纪律

上海战役的见证者回忆:

“我活了这么久

没见过这么讲纪律的”

76年前的先辈们把《入城守则和纪律》

挂在背包上向上海行进

76年后

驻守在弄堂里的武警官兵

也人手一份《军营无声八项守则》

把“入沪不入户”的精神

刻印在心中

从“入沪不入户”

到“军营无声”“军令无声”

变的是时间

不变的

是刻在人民解放军骨子里的纪律

体现了一支军队的优良品格

这种品格

在震天炮火中

也在寂静守护的万家灯火中

  监制丨刘一鸣

  主编丨张聪

  记者丨刘干 赵怡婷 关树声 郑张昀

  刘宇峰 万禹佳 李军学 赵乾

  (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会观察)“两高”报告以丰富案例阐释法理事理情理

70年前,为解决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干部匮乏问题,根据党中央决定,中央党校创办了新疆民族干部培训班。该班为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干部提供系统培训,首期38人,主要开设哲学、中国历史、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党和国家的政策、汉语等课程,以及参观课和劳动实践等活动,简称新疆班。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党校开办的第一个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

IMF驻华首席代表: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

巴黎8月11日电 (记者 卞立群)当地时间11日,巴黎奥运会举重项目女子81公斤以上级比赛中,上届奥运冠军、中国名将李雯雯出战,最终她稳稳夺冠,成功卫冕。

福建泉州运用数字化技术激活文化IP打造文旅品牌

党军回忆,在山西沁源灭火行动中,扑火持续了近40个小时。凌晨六点,队伍计划撤离火场,但火场已发生巨大变化,按原路线已无法撤离,“全都迷失方向了”。当时所有通信定位设备断电,全体指战员随身携带的给养、饮用水已消耗殆尽,加之跨区作战,地形不熟,整个队伍士气十分低落。

深秋时节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宛如山间巨龙

记者今天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专项行动作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抓手,始终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保持“思想不松、机制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2024年,专项行动以疏解整治为手段,提升为目标,更加注重提升质效,更加注重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秋收新“丰”景:从“绿色”到“彩色” 稻田画里探新知

彭博社则在报道中梳理了中国全国两会关键词,指出这些词语有助于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未来的优先事项。其中,“新质生产力”意味着“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率、高质量”特征。而“人工智能+”则是“通过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